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承担着人才培养、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最核心功能,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2010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中的全面推行。我校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陕西省陶瓷材料绿色制造与新型功能化应用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陕西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为核心,借鉴材料学科中“双电层”理论,探索出了“核心层-吸附层-流动层”递进推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兴趣驱动、导师引领、充分论证、及早实践”的创新项目实施原则,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核心运行理念,充分发挥校内外平台资源优势,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反馈,校内改进”的持续循环机制。
以项目为抓手,构建“核心层-吸附层-流动层”培养机制
学院借鉴材料学科中“双电层”理论,以项目为抓手,构建出了“核心层-吸附层-流动层”递进推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创新团队为核心,组织了“专业导航”、“团队开放日”、“创新大家谈”等创新活动,以“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创新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创新工作。每个项目组有5-8名“核心层”成员,以大四、大三学生和研究生为主,主要负责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成果总结和科技竞赛的参与;8-12名大二、大三学生为“吸附层”,协助开展研究,为进入“核心层”打好基础;吸引15-22名大一、大二学生作为“流动层”,学习创新项目的运行方式。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吸附层”和“流动层”逐渐向“核心层”过渡的梯度递进的运行模式,年学生覆盖率达72%,学生总体参与率达98.5%,形成了一种系统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多层次协同指导,实现多方共赢
学院在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兴趣驱动、导师引领、充分论证、及早实践”的团队项目实施原则,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把握方向,提供经费支持,制定激励措施,与教师和“核心层”学生一起设计创新创业项目;中青年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目标与创新方案;博士和硕士生协助指导本科生开展实验和成果整理,构建多层次协同指导机制,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核心运行理念。通过科研和教学团队的桥梁,实现了人才培养试验区、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科基地等校内优势平台进行协同培养,达到了学生受益、教师乐意和社会满意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引入校外资源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改进
学院以创新创业团队为纽带,将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施中,通过聘请校外导师和共享仪器设备场地等资源,形成了校外资源多层次共同参与的培养机制。以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为主体,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及走访等多种形式来对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及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将建议反馈给团队,形成了“校外反馈,校内改进”的持续循环机制。学生不但拥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具备了在创新项目的实施中考虑到社会、环境、法律、文化等综合因素的素质,创业意识也得到全面提升,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坚持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斐然
作为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材料学院从制度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核心层-吸附层-流动层”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和体系,实现了科创项目课程化、科创竞赛场所基地化和科创活动团队化。并着力打造基础学术活动、科研训练计划、学术科技竞赛和创业实践教育等四个平台,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实现我校国家级决赛“零”的突破。2013年,材料学院冯光帆等同学的作品《同步器齿环新型摩擦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成功晋级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并获得的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此竞赛中国家级决赛“零”的突破。之后,材料学院又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投入。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材料学院的两件作品同时晋级国家级决赛,三名同学的事迹被编入《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论坛论文集》,再次实现了此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在“创青春”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2014年,材料学院李文斌同学带领的创业团队晋级“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并斩获银奖,成为我校唯一一支闯进决赛的团队。2016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程华同学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公益创业赛金奖,这是我校也是陕西省在此公益创业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奖。同时材料学院的另外两支团队也获得了铜奖。在第二届“互联网+”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材料学院获得三个金奖(全校共四个金奖),在全校乃至全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目前,材料学院两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已经与长庆油田、龙泉青瓷研究院实现了生产订购,鸿安新型摩擦材料团队与华龙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伯瑞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健康水源梦公益创业团队与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福特汽车、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等达成了合作协议,项目资助达到了50余万元。
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结出丰硕的果实。材料学院坚持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013—2016年材料学院社会实践连续四年获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陕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标兵团队”和“优秀服务团队”。材料学院学生多年扎根陕北,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彻底解决了白于山区600余户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通过“爱水课堂”培训的技术员多达千余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2016年,该项目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等来到展区了解项目开展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
以点带面,多处生花,更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受益。材料学院每年有400余名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学生受益、教师乐意和社会满意的效果。除了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大赛中获得佳绩以外,在全国大学生环境友好科技竞赛、节能减排大赛、金相大赛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近三年来,材料学院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也获得了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39项,培养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科技创新类)4人,陕西省好青年(科技创新类)3人。
(核稿:郑恩让 编辑:杜杨 学生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