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瑞涛(1941-2022),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任榆林毛纺织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榆林地区行署副专员、常务副专员。1996年3月调任西北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2002年3月任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党委书记,2003年6月退休。2022年12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谨以此文以示悼念。
1958年,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在北京创建,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西迁至陕西咸阳,与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建处合并,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98年,学校由轻工总会直属划转到陕西,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共管、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2006年,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主体东迁至西安市北部未央大学城。这就是我校“三创两迁一划转”的奋斗历程。西迁体现了老一辈轻院人顾全国家利益的大局意识、不怕艰苦的无畏精神和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三次创业培育了我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实创新、锐意进取、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宝贵精神。我是学校东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之一,下面就学校东迁的有关情况,做些回顾。
一、昔日的辉煌
我校前身北京轻工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轻工系统高等院校,建校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重要和意义深远的是,抽调了全国轻工领域的精华组成了教师队伍,如曹光锐、游恩溥、曾广寿、潘津生、田家乐等一批著名专家和学者,他们的理论水平高,讲课效果好。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恢复高考前后,学校也是凭借这个优势,1978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高校。
二、两次深深地刺痛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陕西省高考招生是在西北饭店实行封闭式管理的集中统一招生。约在2000年7月的一天,我与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沈一丁、教务处副处长杨剑桥去西北饭店了解我校招生情况,并看望我校招生的同事。见面后发现大家情绪低落,无所事事。询问后才知道,我校考生的第一志愿率仅为13%左右,加上第二志愿也才约为25%,省招生办发过来考生档案,我们很快就审核录用完毕,当别的学校在忙着录取时,我们的同事便已经无事可做了。待其他学校录取完毕后,省招办就按我校招生计划的1.2倍,将剩余考生中凡在志愿表注明服从分配者的考生档案一次发过来,限定时间由我校办理录取。从这时候起,同事们就白天晚上连轴转地完成录取任务,这种办法就叫调剂。也就是说,我校招生计划的大部分是靠调剂完成的。更令人难堪的是,当录取信息公布后,便有不少考生走后门托关系要求退档,还有的考生在新生报到时就不来报到,有的来校转一圈就走了。为了完成招生计划,教务处每年超计划录取200至300名,来弥补缺额。生源如此困难的情况,极大地震撼了我,整个假期我都在想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2001年8月1日至4日,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在西汤峪一家宾馆召开全省高校书记校(院)长座谈会。我参加了会议。一次吃饭时,省招生办主任和几位与会者坐在我们旁边的一张餐桌上,在谈到各校生源时,听省招生办主任讲“陕西高校考生志愿率最低的学校是轻工业学院和......”,连后面是哪所学校我都没听清,只觉得这句话像根针一样,狠狠地刺痛了我,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学校的考生志愿率已到了垫底的地步。
三、我们的差距
深刻反省,我们的差距是多方面的。
第一,从领导层面讲,觉得近几年没少出力,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在扩大,各项工作有起色。但是,横向比的少,兄弟院校发展比我们更快,差距在不断地拉大,尤其生源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学科建设力度小,成效差。据了解,我校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唯一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的普通高校。学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很小,1996年只有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机械类专业调整后剩6个,在校硕士研究生总数仅有93人;至2001年仅有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当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足100人;全校仅有4个重点学科、4个名牌专业。
再有就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原来的老教师一部分调回北京轻院(轻工总会在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校址上重建了北京轻工业学院),一部分调东南沿海,还有一部分退休了。年轻教师方面,外面优秀人才吸引不过来,自己培养的又留不住。仅我现在能记起来的,机械系调走副高以上职称且取得博士学位的骨干老师7人,材料系调走4人,皮革系调走11人(其中,1名博士后、3名博士都取得了正高职称),还有,造纸系调走2人,管理系和基础课部各调走1人,仅调到西安各学校的就有9人。实际上,调离的骨干教师比上列数字要多的多。中层干部相继调走的有研究生部主任,机械系主任、副主任,计算机系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财务部副处长和前后两任团委书记。大量骨干教师的调离,又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还有就是实验设备更新率太低,相当一部分实验设备是从北京轻院迁来的。
第三,不少同类学校1994年前后就已经更名为大学,我校却一直沿用学院的称谓。而随着一大批中专学校改名学院,一批民办高校都叫学院,普通高校中的学院在考生和家长看来,就大大贬值掉价了。
第四,我省理工类高校大多在西安,而我校地处咸阳。西安咸阳两地在社会环境、高教氛围、校际协作和全国的知名度等各方面相差甚远。在这一点上,我校与兄弟院校不在同一起跑线,也对生源和教师队伍建设带来很大影响。
第五,2000年学校招生2690名,在校生已突破万人,而咸阳校区建校时的设计规模仅为在校生2700名,校舍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各项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
四、采取得力措施,尽快改变被动局面
经2000年8月30日院党委会讨论决定,要集中各方面力量,树立必胜信心,狠抓两个方面的工作,办好三件大事。首先是要狠抓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方面的工作,通过抓学科建设办好更名大学和申报博士学位授权资格(以下简称申博)两件大事。其次是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下决心在西安建设新校区(第三件大事)。
第一,狠抓科学建设。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在办学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从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中安排学科建设资金4000万元,其中,2000年1000万元,2001年1400万元,2002年1600万元。一是加强了专业建设,新增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两个重点学科,新增生物化工、化工过程机械、企业管理三个硕士点,新建印刷工程、环境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行政管理、英语、动画等专业,组建了计算机系、设计系、外语系,学校走上了以工为主、以轻工为特色、理工文管艺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采用送出去培训、请进来辅导的办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还建立教学督导制、教考分离制、讲课比赛制、标准化考场等系列制度。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制度的健全,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6项,2002年我校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74%,列省属高校第二名。三是加快实验室设备的更新。2000年至2002年,三年新增教学科研实验设备2560多台(套),其中,进口设备51台。四是投入500多万元对图书楼进行了改造。完成了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升级、图书馆局域网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图书馆实现了馆藏文献开架管理。五是装修了办公楼,整修并粉刷各实验室,建设了校园网,全校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第二,办好更名大事。我校于2000年8月向省教育厅报送了要求更名为大学的请示报告,教育厅转报了省政府,省政府转报了教育部。这之后,我们三次接待了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考察,2001年10月25日迎接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考察。2002年1月5日,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在桂林召开。经过两天多的讨论,在1月9日下午的投票环节,44位委员中42票同意通过我校改大学议题。2002年3月21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我校由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为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
第三,办好申博大事。申报更名为大学的工作结束后,学校立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申博上来。2002年4月11日,学校召开了申博专题会议,分析形势,提高认识,安排具体工作。当时,我们了解到,2002年全国申博单位有150多家,仅陕西就有10家,而国家有关部门认为“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呈金字塔式结构,已经比较合理”,所以,从严控制当年评审指标,仅为15个左右。在这形势严峻、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势下,我们要求各有关部门和院系要树立必胜信念,各项具体工作要从严从细。
我们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撰写了申博资料,先后七易其稿。其实,最后一遍是采用投影的办法,校领导与有关处室、院系一道逐字逐句审核定稿。我们还认真准备了考查行进路线和考查现场,将重点学科相对集中,准备了展板,突出了亮点。
我们先后多次向省学位办、教育厅、省政府和国家学位办汇报工作,请求支持。2002年4月12日,学校邀请当时的主管副省长陈宗兴来校视察。2002年4月27日,学校认真接待了省政府考察组的考察,省政府考察组由省学位办孙朝、刘伟清、杨俊莉三位副主任带队,成员有西安交大的四位教授、四医大的一位教授、陕师大一位原副校长、西北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各一位教授。2002年10月21日,学校还邀请原国家学位办副主任谢桂华教授来校指导申博工作。陈省长、省政府考察组专家和谢主任都对我校申博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对我校申博工作给予了很大的促进帮助。
2003年1月30日,学校将申博材料上报国家学位办。2003年3月11日至20日,国家学位办将各单位申博材料分送全国有关专家进行函审。之后,国家学位办进行了汇总评审。2003年4月20日,我们了解到,国家学位办提出当年新增博士授权资格的工科学校共8所,我们学校是其中之一。
由于2003年全国爆发了严重的“非典型性肺炎”,北京又是重点地区,直到2003年9月8日,国家学位委员会以【学位(2003)56号文】《关于批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通知》批准我校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同时增列我校的造纸工程、硅酸盐材料工程和皮革工程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在全力申博的同时,学校也没有放松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2003年我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实现了一年翻番。
在更名大学和申博等项工作中,时任省政府分管教育副秘书长的薛汉军曾给我们很多帮助。大学更名和申博这两项工作,先后都由沈一丁副校长分管,他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更多辛苦。
第四,在西安建设新校区。
一是认识的逐步提高和统一。随着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扩招以后校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学校便开始酝酿建设新校区。起初只想解决校舍不足的问题,认为新校区要建在咸阳,这样,两校区相距近,教职工上下班方便,也便于管理。咸阳市推荐的校址是上林苑,但是,经我们了解,此地搞建设问题很多:一是地处渭河边,河堤的防洪等级为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风险太大;二是地处流沙地带,施工基础费用很大;三是距市区和主马路远,交通不便;四是多年挖沙,地面形成了几个大坑,地面平整费用大。于是,学校就放弃了该推荐校址。
接着,学校在世纪大道北侧、西安咸阳交汇处的火烧寨选了一块地,但是,咸阳市认为此地为基本农田,审批困难,没有同意。后来,学校在世纪大道南侧、沣河以西选了一块地,又在西宝高速咸阳西出口两寺渡选了一块地做为预选校址。
在新校区选址的同时,骨干教师流失和生源困难的问题也引起了学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认为建设新校区必须将这两个问题同时考虑。于是,在西安建设新校区便成为最佳选择。经实地察看,我们选准了西安北郊阳光大道以东、东风路以南的一处地方。选择此处的原因,一是相对南郊大学城而言,此地距机场、北客站、火车站较近,交通方便;二是西安市行政中心北迁后,此地社会配套设施容易解决;三是未央区和草滩镇认识到北郊缺少文化氛围,正想引入几所大学,积极性很高。
在西安建设新校区,有的教职工持不同意见。他们反对的主要理由是:一些双职工家庭的一方在学校工作、另一方在咸阳市的单位工作,职工子弟在当地单位工作的更多,新校区建在西安,势必给这些同志的生活带来不便;还有就是两校区相距远,教职工上下班不方便,学校安排交通车,增加了经费开支。
为了集思广益,我们组织中层干部、副高以上教师、工会委员分别查看了西安、咸阳的三处预选校址,并组织召开大会由罗宏杰副院长介绍了每一处预选地的优缺点,大家酝酿后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参加者100%将西安北郊预选校址作为第一选择。
2000年7月13日,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新校区的选址问题。大家讨论后认识到,办大学必须依托大城市,否则,好多问题无法解决,而不同意见者提出的那些问题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得以解决。会议决定,为了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新校区应建在西安市北郊。
二是积极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新校区的选址有了一致意见之后,我们就分别找教育厅、省政府、省委分管领导汇报。没想到,三位领导都表示了异议,原因有二:一是西安高校已经很集中,轻院不宜再进西安;二是咸阳是陕西一个重要城市,应该有一所较好的大学。
就在此时,时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的贾争现找到我们说,陕西省轻工业学校有意与我校合并。
2000年7月14日,沈一丁副院长去了解了省轻工业学校的情况。
2000年7月15日,我与俞在青、赵怀礼、杨建桥、田安明、贾争现等一同去省轻校了解了情况并与轻校领导座谈。双方议定,一是两校进行实质性合并,二是合并后在轻校原址上成立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8月16日,我与沈一丁、田安明、贾争现到教育厅汇报工作,主要是申办大学和与轻校合并等内容。省教育厅胡致本厅长、薛耀选副厅长听完汇报后,对这两项工作都表示支持。尤其在谈到与轻校合并一事时,胡厅长讲:正确的提法是陕西省轻工业学校并入西北轻工业学院,成立新的职业技术学院。这件事对你们有利,你们在西安找到了一块地方;对轻校有利,办学层次提高了,效益提高了;对教育厅也有利,厅里不便管中专,你们的做法对其他中专提供了经验。
2000年8月7日,院党委会研究决定,接收陕西省轻工业学校,并在原址上设立职业技术学院。经逐级申报,2001年2月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陕西省轻工业学校并入西北轻工业学院,在原址上设立新的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3月6日,院党委会决定: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坚定不移地将新校区建在西安,以我校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迁建立项,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新校址土地需一次征用。
当时,全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校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太华路建材市场中心,可利用面积只有50亩且环境不适宜教学,无法发展为由,申请在草滩征地另建。省教育厅于2001年4月16日以陕教发(2001)61号文批复,同意我校在西安北郊新征地300亩,主要用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验等设施的建设。后经多方争取,教育厅同意征用土地500亩。2001年5月10日,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陕计社会(2001)467号文批复,同意我校在西安征地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2001年9月6日,学校与草滩镇在华浮宫签订征地协议,草滩镇党委书记王刚、西北轻院院长俞在青代表双方签字,未央区委书记乔高社和我代表双方讲话。协议明确地价为镇以下每亩5万元,征地面积以西安市规划局规划面积为准。后经基建处测算,相关费用摊进去后,每亩地成本约为17万元,这些费用主要包括耕地占用费、耕地占用税、征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地面附着物清理费、地质勘探费和各类建筑物拆迁补偿费。
2001年9月20日,西安市规划局在完成地形测绘、道路红线划定等工作后,颁发了我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同意我校在西安市北郊西铜公路以东、东风路以南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所。
2001年10月29日,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陕计社会(2001)1031号《关于西北轻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准了我校新校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1年12月10日,省计委将我校新校区建设列为当年的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并下达《西北轻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2001年基建自筹投资计划通知》,要求我校当年自筹经费500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
从2002年元月起,新校区建设进入控制规划新阶段。我们先后选了两处校址,西安市规划局两次研究通过了控规方案,我校与未央区配合也两次完成了地面附着物的清理工作,但是,两次方案均因北三环道路和铁路客运专线位置的变化而作废。
2002年3月,省委调整了我校行政领导班子,俞在青院长到届退休,罗宏杰教授接任西北轻工业学院院长,后改任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首任校长。
2002年9月,西安市北郊铁路专线和北三环规划方案确定,西安市规划局接着对未央大学园区进行了规划。大学城一期占地3700亩,安排我校、西安工业学院和陕西医专入驻。其中,安排我校教学用地800亩,生活区用地规划交给了陕西省高校后勤集团,并已绘制控规图交教育厅审核。
2003年5月,西安市规划局绘制了大学城规划详图,明确了我校教学用地的四至坐标,我校教学区实际占地1028亩。接着,学校成立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相继开始了地面附着物清理、地质勘探、外围墙搭建等工作,并请西北建筑设计院、浙江大学进行新校区的规划设计。
2003年7月19日,西安市规划局下发了我校西安新校区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我们终于取得了在西安建设新校区的通行证。
在西安建设新校区由不允许到允许,征地面积由300亩到500亩再增加到800亩最后教学用地到1000余亩,我们往来于教育厅和西安市规划局多次汇报、疏通,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期间,崔继华副校长等相继分管基建工作,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辛苦。
三是抓施工建设进度。2003年6月,我到届退休,省委决定潘中伟同志任我校党委书记。2004年9月,校长罗宏杰调离。2005年3月,沈一丁同志担任校长。新领导充实了西安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2004年10月,新校区教学楼、实验楼开工建设。2005年3月,青年教师公寓开工建设。经过艰苦奋战,2005级新生顺利入驻新校区。2005年10月,逸夫楼开工。由于陕西高校后勤集团迟迟不见行动,不得已,我校另行立项申请自己建设生活区,经多方努力,上级批准生活区用地562亩。2006年3月,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开工。经过酷暑寒天的不懈奋斗,克服了无数困难,2006年末,胜利实现学校主体东迁。
特别值得讴歌的是学生公寓建设,当年3月开工,当年投入使用,入驻学生超过1万5千人,创造了陕西高校建设史上的奇迹。
2007年,文体馆、游泳池、标准化田径场相继建成。
2008年,约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约17万平方米的教职工住宅楼全部完工。
2010年,建设了教学楼二期、文科楼、理科楼、工程实训中心,还引入社会资金建设了周边商业用房。至此,一座占地面积1590亩、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设计理念先进、工程质量上乘、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屹立在未央湖畔。
西安新校区的胜利建设,是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学校两届党委班子、三届行政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尽职尽责、艰苦奋斗的结果。
五、学校东迁后的巨大变化
学校东迁后,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和“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之列。原来制约学校的三个突出问题都得以圆满解决。
校舍不足、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的问题自不必说。
教师队伍建设形势越来越好。学校实施了人才工程,大批优秀人才加入我校教师队伍。2018年末,我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到92%,具有博士学位者占到53%,有的更是在国内外知名研究所或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
生源素质逐年提高。2010年以后,我校录取的新生全部是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近几年来,我校录取分数已超过省定一本分数线,以2016年、2017年、2018年为例,省定理工类一本分数线分别为470分、449分、474分,我校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492分、472分、503分,分别高出省定分数线22分、23分、29分。
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4个,现有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现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医学、教育学9大门类。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各类在校生已达21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已近3000人。
学校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也取得丰硕成果。马建中教授的团队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又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张美云教授的团队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获得其他奖项就更多了。2018年,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9项,较上年增加19项;立项数在省属高校名列第三位,在全国高校排名133位,位次较上年提升42位;资助经费2410万元,较上年增加56%。
事实说明,学校东迁后的10多年,是学校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2018年,省委又一次调整了我校的领导班子。新领导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富有创新和实干精神。他们采取得力措施,全力开展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创建工程,完全可以相信:科大明天将更华美、更辉煌!
(本文系作者依据亲历于2019年凭记忆所作,因故未能就历史细节进行逐一核对,编发时尊重原文原意未做修订。)
(核稿:李晓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