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60周年校庆之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传来喜讯:我校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共67项,直接经费2400万元,多项指标超越去年,再创历史新高。特别可喜的是马建中教授获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实现了我校近十年来该类项目的突破。据悉,在省属高校中,我校获资助项目数仅次于西北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位居第三;在原轻工类院校中,资助项目数次于江南大学,位居第二。
此次我校超额完成了年初学校制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指标,对于实现学校"复兴计划",助力"三步走"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综合今年的申报工作和结果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申报量和获批量增幅明显。我校2018年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7项,获资助项目67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3项,青年项目5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与2017年相比,申报量增长22.1%,面上项目获批量增长44.4%,青年基金获批量增长26.8%。其中,轻工学院15项,材料学院9项,化工学院7项,环境学院4项,食品学院9项,机电学院8项,电信学院6项,文理学院8项,前沿院1项。
强交流浓氛围夯实学术底子。学校以“院士工作室”设立为契机,积极开展“院士论坛”、“导师论坛”、“未央论坛”、“名师论坛”和“前沿科学报告”等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师生视野,提升了师生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浓厚了学术氛围,为基金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准备工作紧扣精准确保帮扶落到实处。学校按照“精准规划、精准帮扶”的方案,根据学科优势与特色,按照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任务目标,力争做到“精准规划”、“精准帮扶”。一方面,科技处针对青年基金实施了“精准帮扶”计划,牵头组织了“材料学院与文理学院互助帮扶示范工程”,先后多次组织座谈会、交流会和“一对一”指导等帮扶活动,最终文理学院今年喜获青年基金7项。一方面,提供经费为所有申报青年基金的教师配备“帮扶导师”,全程指导基金撰写工作。
过程管理狠抓严管有效提升申报质量。学校进一步严格基金申报过程管理,多次到学院督促检查基金申报工作。在集中受理期,全面培训科研秘书,加班加点审核申请书,严把形式审核和质量关,主动筛掉水平较低的申请书,使我校初审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各学院按照基金申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学院科研方向和特色,先后组织了近60余场专家评审会,对申报书进行了一对一的现场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申报书质量。
作为我国科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促进我国整体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优秀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
(核稿:杨军 辑: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