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题记
2021年末,西安疫情突起。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校园里,师生们的目光不由得聚焦在一个个无处不在的,身着“红马甲”“防护服”“迷彩服”、戴着“红袖章”的青年身上。他们虽口罩遮面,却眼神坚毅;虽生活在学校和社会的服务保障下,却不愿做象牙塔里的旁观者;虽羽翼未丰,却仍以昂扬的姿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为学校抗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他们在校园抗疫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陕科大青年力量,他们在疫情反弹的现实挑战中彰显青年大学生沸腾的向上力量与燃烧的青春激情。
一封封请战书,他们按下最美“红手印”
“我们是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当前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特向学校请战,希望能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勇站排头......”
“在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我们志愿加入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疫情防控先锋队,积极组织参与到每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尽己所能、辅助学校做好核酸检测一线的保障工作!”
12月27日,随着西安市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学校武装部收到了一张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这是我校29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向学校提出的庄严申请。
12月27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的70名志愿者向校团委递交请战书,信笺上,他们力透纸背的签名和“红手印”格外显眼。
初心所向,使命必达。27日中午,按下“红手印”,当下下午,29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就已身着迷彩,上岗执勤。他们和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一起,与大学生志愿者、党员先锋队共同组成“三员一岗”,投身校内疫情防控文明督查及校园秩序维护工作。在各餐厅、公寓门口等人流量较大的点位,对未戴口罩、多人聚集等未落实防疫要求的同学及时进行耐心提醒和劝导。这支在部队曾参与过边防斗争、重大演习、军事设施保障等重大任务,甚至经历过生与死考验的队伍在疫情防控的任务中再次彰显军人本色。
冲锋在前、敢于担当。从27日递交请战书的那一刻起,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叉,并保证全员核酸高质量完成,校青团这70名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每天都处于待命状态。这支青年先锋队承担了全校两万七千多名师生及教职工家属5轮、共计10万余次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天使白”医护协助组,坐在采样医护人员身旁操作电脑、核查录入扫码信息、扫描打包更换采样试管、补充棉签、拆咽拭子包装;“志愿红”秩序维持组,在检测场馆内外一遍遍反复提醒“请大家戴好口罩,提前打开健康码,注意保持一米间距”直至嗓音沙哑,这支身处特殊岗位的志愿者队伍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27日晚,退役大学生士兵张颢淼和战友杨虎鹏正准备前往馨园餐厅执勤,路过科大超市时,看到门前排起了长队、人头攒动,同学们急着为半制动管理生活大量“囤货”。两人当即决定去紧急维持秩序,一人在超市内、一人在超市外,从排队人群到抢购人群,他们不断提醒同学们把口罩戴好,同时劝导大家不用担忧,理性消费。“看到这种场景,担心没人维持秩序会引发混乱,我们肯定要做点儿啥,不能视而不见。”张颢淼回忆道。
此时,退役大学生士兵、在读研究生吴彬正在14公寓门口的督查岗执勤,这班岗的时间是从19点至21点。可晚上10点多,从科大超市维持秩序归来的张颢淼经过时,意外地看到吴彬仍然保持标准的跨立动作,身姿挺拔地站在公寓门前。冬夜严寒,他问吴彬怎么还不下岗,吴彬却答道:“同学们还在陆续回来,我再站一会儿岗。”
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21级本科生龚云澈不仅曾在南、北两区的文体馆内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现场采样,还和他们一道外出上门采样。“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特别是去给隔离的人做上门核酸,肯定是有风险,心里确实是有一些顾虑和犹豫。”但他仍然选择背起沉重的采样箱、穿起闷热的防护服,在校外隔离点、沁园小区居家隔离户、学生公寓隔离宿舍、校医院之间步行穿梭,在一些未安装电梯的楼内爬上爬下,继续核查录入扫码信息,继续为医护人员递棉签、送试管。口罩、手套,面屏、脚套,这样的全副武装让每一个平时简单的动作都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完成,半天下来,人就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我们有4名男生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共同承担校内300多名隔离人员及行动不便者的历次核酸采样工作。他们没人说害怕,没人退缩,但上门回来,他们会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想给自己再加测一次核酸,让人心疼。”校青团团长李书阳动情地谈起这些承担工作危险系数最大,难度、强度最高的“战友”们。
“过程中遇到过一些同学对我们表示赞赏,我深知,他们赞赏的不是我们个人,而是我们这身迷彩,是我们的军旅经历,是全体中国军人。我们将以执行这次疫情防控任务为契机,今后,在学校的重大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我们一定会积极主动请战,向学校要任务。”负责起草退役大学生士兵请战书的张颢淼眼神坚定地表态。
“我们在请战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穿上了防护服,就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而是千万名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士中的一员,是这座城市守护者中的一员。”校青团核酸检测志愿者谢红星在抗疫日记里这样写道。
一次次“闯关打怪”,他们收获最真“点赞声”
12月25日中午,一号教学楼F座的教室内,执行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考点执勤任务的国旗护卫队队员们,正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匆匆吃着盒饭,正在教室休息的一位监考老师突然起身走向黑板,拿起粉笔用力写下一行大字——“国护队个个都是好样的!”,抬头看到这句话,不少队员眼中都泪花闪烁。
12月24日至27日,103名国护队队员为这场疫情下的“史上最难研考”全程保驾护航。24日下午5点至25日凌晨1点,考务准备,考场布置,搬运、安放电子钟、屏蔽仪等考场物资,连轴转的他们顾不得吃饭和休息;25日早上5点30分,天色未亮,身着单薄礼服的门禁组已经伫立在各教学楼一层的点位上,军姿笔挺,准备开始接引考生的工作;身着礼服加防护服的人脸识别组已经在校门口熟练操作识别设备,并认真核查考生的一码通、核酸检测报告、行程码,风雪中的他们以自己坚韧的身躯展现出严明的纪律、过硬的素质。
近年来,国护队的大学生一直冲在研招考试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试题转运、门禁保卫、安保巡查等繁重的考务工作,疫情暴发,在常规工作外又增加了试卷消杀、考生防疫信息核查核验等新环节和新任务,也平添了很多新风险和注意事项,但他们始终按照“顶得上、站得住、做得好”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接到进驻隔离考区执勤的临时任务后,在队内担任指导员的薛乃铭连忙紧急调配队员,“我从其他教学楼抽调了6名队员赶往位于一号教学楼B座的隔离考场,下达任务,组织队员现场穿防护服,他们没有任何怨言,都说组织需要我上我就上。”协助考务、监考老师圆满完成工作最为复杂的隔离考场相关工作后,6名队员按照防疫要求在指定公寓居家隔离7天,独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跨年夜。
队员石立华在考点执勤时,遇到神情紧张的考生问询,总会主动对他们说一句“考试加油”。考研第一天,她在为一名寻找卫生间的考生指引方向时说了句:“学姐,别紧张,相信自己!”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考试结束后,她正忙着收电子钟,那位考生专门找到她,再次对她说了句“谢谢”。“我是一名平凡的学生,站在平凡的岗位,但那一刻我知道,我做的事情是不平凡的。”石立华难忘地说。
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这支由热爱国防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始终采用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和训练方法,向着“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军人情怀不断靠拢。“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国护队队长况宇杰向记者介绍道,“这句话,是队员间经常互相勉励的一句话,国护人一直以厚植这样的时代品格要求自己。”在15次核酸检测中,他们周密组织协调、耐心维持秩序;在同学们欢度跨年的寒冷冬夜,他们在各宿舍楼外巡逻、楼内站岗,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着半制动管理下的欢乐祥和;在校内疫情防控文明督查小组的执勤岗位上,他们耐心劝导、贴心提醒。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这是国护队的队员们在训练中最常唱起的一支歌。8年来,共承担学校重大节庆日及日常的升旗任务370次、维持校内重大活动秩序38次,连续6年承担新生军训工作,在抗疫大考中,他们再次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敢为人先的血性担当书写了以“国护人”为名的答卷。
一次次微力的汇聚,他们就在你我身边
6:30起床洗漱;
7:15准备上岗;
戴好鲜红的“青年先锋岗”袖章、口罩、PVC手套;
在一张张“澳门今晚上开什么特马学生公寓错峰就餐通行卡”上为同学们做好外出打饭标注;
8:20早餐时间;
11:00准备上岗;
从公寓楼层出入口引导一列列同学安静有序地前往位于教学区文体馆的核酸检测点;
11:30不断提示大家完成检测后不要逗留,组织大家迅速排成两路,有序带回……
在视觉202班长刘鸿萤记录自己抗疫生活的Vlog《七公寓学生先锋岗的一天》中,这一系列的行动熟稔又充满力量。“宿舍半制动管理后,我每一天都在为大家服务,工作内容基本相似,都是些小事,虽然是在重复平凡的每一天,但每一天又都很难忘。”
半制动的特殊时期,全校16栋学生公寓的4700多间宿舍的一位位学生党员、班级干部、学生志愿者迅速集结,以公寓为单位成立了一支支公寓楼内的先锋队。“扫楼”到每间宿舍为同学们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协助楼管做好公寓门禁管理、协助公寓学生工作专班老师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他们是全员坚持提前10分钟到岗,每逢“先锋队”群内有临时工作志愿者招募,必定拼尽“手速”,30秒内把志愿者名额抢光的6公寓先锋队志愿者;她们是贴着“暖宝宝”站在公寓大门风口处,“超长待机”应对最大公寓人流量,默默承担着20层750间宿舍同学就餐时段进出打卡任务的14公寓先锋队志愿者;他们是每一个匆匆忙忙、坚定无畏,毫无怨言、迎难而上的公寓里的“红袖章”。
“学校天桥、校门口的志愿服务工作;
考研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
生活区、教学区的文明督查工作;
餐厅的秩序维护工作……
全校青年突击队员累计参与抗击疫情工作1652人次,共计工作时长4794.5小时。”校学生会执行主席徐研认真梳理着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成立的抗疫青年突击队这段时间开展的各项工作。
12月25日、26日,研究生抗疫青年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在进行研招考试的校园里迅速行动。中午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一双双风雪中冻得僵硬的手稳稳地搬起一个又一个装满盒饭的塑料筐,10分钟内饭菜精准送到110个校外考生考场的3000余名师生手中,保证每位考生和监考老师按时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为了把疫情下校外考生用餐不便的问题解决好,为了确保午饭能准时、有序送到每个考场,志愿者们经过多轮培训,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服务方案。
12月25日清晨,刚刚到达学校天桥的本科生抗疫青年突击队的志愿者们面对突降大雪,迅速反应。一队志愿者立即赶往距离最近的公寓楼,借来数套清扫工具清理天桥积雪;一队志愿者火速赶往沁园餐厅,借用大量食盐用作融雪剂紧急撒布。志愿者们神色匆忙,在天桥湿滑的台阶上,上上下下忙碌不停。他们在突发情况下的高效响应,避免桥面再次形成积雪,全力保障研考考生的及时安全通行。
原来,每一个提笔请战者,就在你我身边;
原来,每一场全力无悔的付出,就从当下起步;
原来,每一次在国家攻坚克难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就能凝聚起风雨无阻的团结力量。
弄潮儿向涛头立,青年人于天地强。他们是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国旗护卫队、校青团、各级学生会等学生群体、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的全体成员,他们是防疫阶段“战时”学生公寓先锋队的全体成员,他们是自发报名的广大青年志愿者,他们是每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与学校、社会、国家同向同行,共同抗击疫情的陕科大学子。
可爱、可信、可为的他们,在困难中磨砺、在艰难中成长的陕科大青年,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充分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他们直面困难、勇于承担、敢于作为、甘于奉献,用行动诠释青年责任,用奋斗致敬抗疫英雄,用信仰和意志、拼搏与进取汇聚成奔涌不息、源源不断的强大时代力量。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青年的“大考”仍在继续,面临的“大战”还未停息,新时代的陕科大青年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终审:李晓 编辑:刘倩)